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苏轼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苏轼
(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石钟山记
临江仙·夜归临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赤壁赋
饮湖上初晴后雨
赠刘景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二
惠崇春江晚景
庐山烟雨浙江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琴诗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五
食荔枝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
和子由渑池怀旧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阳关曲·中秋月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四
定风波·红梅
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
洞仙歌·冰肌玉骨
东坡
行香子·过七里濑
舟中夜起
望江南·超然台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东栏梨花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永遇乐·长忆别时
生查子·诉别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西江月·梅花
於潜僧绿筠轩
题西林壁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满庭芳·蜗角虚名
登州海市
石鼓歌
瑞鹧鸪·观潮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一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浣溪沙·渔父
山村五绝·其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三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菩萨蛮·七夕
蝶恋花·送潘大临
荔支叹
浣溪沙·端午
山村五绝·其二
祭常山回小猎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纵笔三首·其二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吉祥寺赏牡丹
郿坞
吴中田妇叹
南歌子·有感
千秋岁·次韵少游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华清引·感旧
临江仙·冬日即事
满庭芳·归去来兮
春宵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丁公默送蝤蛑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南康望湖亭
行香子·寓意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浣溪沙·重九旧韵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赠王子直秀才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和董传留别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蝶恋花·密州上元
江神子·恨别
念奴娇·中秋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纵笔三首·其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浪淘沙·探春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花影
筼筜谷
守岁
满庭芳·归去来兮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