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

苏轼 〔宋代〕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花影》是苏轼著平起入韵七绝中的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借物抒怀,比喻新巧,意新语工,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重重叠叠(1)瑶台(2)几度(3)(4)扫不开。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刚被太阳收拾去(5)(6)(7)明月送将来(8)

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1)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2)瑶台:华贵的亭台。

(3)几度:几次。

(4)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5)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6)却:一作“又”。

(7)教:让。

(8)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创作背景

《花影》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大约创作于熙宁九年(1076年),是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拼音版

huāyǐng

chóngchóngdiédiéshàngyáotáitóngsǎokāi

gāngbèitàiyángshōushíquèjiàomíngyuèsòngjiānglái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