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北固山雨后清丽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客游在外难以排遣的幽怨,下片描写了作者有家难回,于是借酒消愁却又难以解忧的愁怀,表现了作者身在异乡的浓郁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首词通过对比、反衬等艺术手法,层层递进的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词语意沉痛,风格深沉凝重,情意缠绵,富有艺术感染力。
雨后春容(2)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3)终难洗。北固山(4)前三面水。碧琼(5)梳拥青螺髻(6)。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衹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7)成归计(8)。白首送春拚一醉(9)。东风吹破千行泪。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衹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1)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春容:春天的景物。
(3)幽恨:深恨。此处指郁结于心的乡愁。
(4)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5)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6)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7)真个:真的,的确。个,助词。
(8)归计:回乡的打算。
(9)拚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熙宁六年(1073)腊月,苏轼受转运司之命赴常、润、苏、秀等州赈灾救济。次年,即熙宁七年(1074)春,苏轼在润州京口(今江苏镇江)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