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红梅

苏轼 〔宋代〕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定风波·红梅》是北宋词人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作品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好睡(1)(2)开莫厌迟。自(3)冰脸(4)不时宜。偶作小红(5)桃杏色,闲雅(6)尚余(7)孤瘦(8)雪霜姿(9)

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放,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休把闲心(10)物态,何事,酒生微晕(11)瑶肌。诗老(12)不知梅格(13)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14)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注释

(1)好睡:贪睡,此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

(2)慵:懒。

(3)怜:爱惜。

(4)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

(5)小红:淡红。

(6)闲雅:文静大方。闲,通“娴”。

(7)尚余:剩下。

(8)孤瘦:疏条瘦枝。

(9)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态。

(10)随:听任,顺从。

(11)沁:渗入。

(12)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13)梅格:红梅的品格。

(14)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近,境界不高。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贬官在黄州,因读石延年《红梅》诗引起感触,遂作《红梅》诗三首。稍后,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词,即取调名《定风波·红梅》。

拼音版

dìngfēng··hóngméi

hàoshuìyōngkāiyànchíliánbīngliǎnshíǒuzuòxiǎohóngtáoxìngxiánshàngshòuxuěshuāng姿

xiūxiánxīnsuítàishìjiǔshēngwēiyūnqìnyáoshīlǎozhīméizàiyínyǒnggèngkàn绿qīngzhī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