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刘禹锡的诗
主题: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爱情
写景
抒情
思乡
送别
离别
励志
山水
田园
咏物
咏史
怀古
边塞
悼亡
读书
叙事
战争
羁旅
孤独
友情
赞美
讽刺
哲理
茶
酒
写花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竹子
牡丹花
珍惜时间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油菜花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刘禹锡
(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望洞庭
竹枝词二首·其一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
赏牡丹
石头城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酬乐天咏老见示
秋词·其一
聚蚊谣
白鹭儿
巫山神女庙
踏歌词四首·其一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
台城
秋风引
乌衣巷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西塞山怀古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插田歌
叹水别白二十二
荆门道怀古
踏歌词四首·其三
再游玄都观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金陵怀古
望夫石
思黯南墅赏牡丹
踏歌词四首·其四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石头城
和乐天春词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生公讲堂
忆江南二首
经檀道济故垒
视刀环歌
伤愚溪三首
与歌者米嘉荣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昼居池上亭独吟
汉寿城春望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踏歌词四首·其二
堤上行三首·其三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贾客词
竹枝词九首(并引)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徵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
昏镜词
武昌老人说笛歌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竹枝词二首·其二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堤上行三首·其一
堤上行三首·其二
蜀先主庙
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
赠日本僧智藏
浪淘沙·鹦鹉洲头浪飐沙
金陵五题·并序
陋室铭
秋词二首·其二
庭竹
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
华佗论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咏史二首·其一
咏史二首·其二
采菱行
磨镜篇
途中早发
学阮公体三首·其三
学阮公体三首·其一
杨柳枝词九首
松滋渡望峡中
杨柳枝
伤愚溪三首·其一
淮阴行五首·其一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
送浑大夫赴丰州
伤愚溪三首·其三
淮阴行五首·其二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淮阴行五首·其四
潇湘神·斑竹枝
平蔡州三首·其二
更衣曲
淮阴行五首·其五
咏庭梅寄人
伤愚溪三首·其二
缺题
百舌吟
淮阴行五首·其三
壮士行
度桂岭歌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