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道怀古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荆门道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南国昔日的繁华之地,如今已是破败荒凉的景象;尾联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全诗表达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南国山川旧帝畿(2)宋台梁馆(3)依稀(4)

荆州的山川过去曾经是帝畿,宋台梁馆残留着依稀的遗迹。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5)空城野雉(6)飞。

古树下马儿嘶鸣呵行人小憩,空城中长满庄稼呵野鸡乱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7)

寒风呵,吹落树叶填平宫井,野火呵,烧进荒陵焚毁宝衣。

徒使词臣(8)庾开府(9)咸阳(10)终日苦思归。

徒使留居北方的词臣庾信呵,在咸阳一天到晚苦苦地思归。

注释

(1)荆州:古地名。唐代改荆州为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帝畿:都城附近的地方叫畿,也叫京畿。江陵是楚国的郢都,南朝梁元帝萧绎也定都在这里,所以诗人称荆州附近为旧帝畿。

(3)宋台梁馆:指梁元帝时代的各种建筑物。

(4)依稀:模糊不清。

(5)麦秀:即麦秀之诗。《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予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6)野雉:野鸡。

(7)宝衣:玉衣。

(8)词臣:文学侍从之臣,宫廷诗人。

(9)庾开府:庾信(513~581),字子山,北周著名文学家。是重要的“宫体诗”诗人,后世称其为庾开府。庾信仕西魏后所作的《拟咏怀》和《哀江南赋》充满了故国沦亡(始为梁朝官吏,后被扣居北方)的隐痛和思念乡关的深情,所以说他“思归”。

(10)咸阳:地名,秦朝的国都,即今陕西省咸阳县。这里代指西魏和北周的都城长安。

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辅佐唐顺宗李诵实行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这场具有进步意义的革新,因德宗接班人顺宗被迫内禅而失败。是年九月十三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十一月十四日,再贬为朗州司马。《子刘子自传》说:“予出为连州,途次荆南,又贬朗州司马。”他得知再贬朗州的消息时已经走到了江陵。《荆门道怀古》这首诗即作于被贬途中。

拼音版

jīngméndàohuái怀

nánguóshānchuānjiùsòngtáiliángguǎnshàng

dàoxíngrénxiēmàixiùkōngchéngzhìfēi

fēngchuīluòtiángōngjǐnghuǒhuānglínghuàbǎo

shǐ使chénkāixiányángzhōngguī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