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檀道济故垒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经檀道济故垒》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宝历二年(826年)秋经江州檀道济故垒时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在前两句回顾檀道济被枉杀之事,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后两句以金陵士女之歌,抒发当时人以及诗人对“枉杀檀江州”的不满与伤痛。全诗含义深远,情感丰厚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万里长城(2)坏,荒营野草秋。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

秣陵(3)士女(4),犹唱白符鸠(5)

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注释

(1)檀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颇有功名,威名甚重,朝廷颇疑畏之,召入朝。元嘉十三年(436年)春,将遣还镇,旋召入,下狱被杀。

(2)万里长城:《宋书·檀道济传》载,道济被捕时,脱帽掷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意谓加害镇守江防的大臣,等于毁坏万里长城。南朝据长江苟安,所以江防的重要,如同秦筑长城。此用檀语。

(3)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

(4)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

(5)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传为吴地百姓患孙皓虐政之作。檀道济被杀后,人们唱《白符鸠》,乃是谴责刘义康像孙皓一样暴虐。

创作背景

宝历二年(826年)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洛阳,途经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诗人登临南朝刘宋时名将檀道济旧垒,吊古伤今,写了《经檀道济故垒》这首诗。

拼音版

jīngtándàolěi

wànchángchénghuàihuāngyíngcǎoqiū

língduōshìyóuchàngbáijiū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