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名为咏鞭,实是咏人。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以壁州竹鞭的异常名贵,暗示赠鞭者的品格高尚;以对壁州竹鞭的赞美,寄寓对赠鞭者的赞扬;以制鞭之竹傲寒斗雪的风姿,比喻赠鞭者不畏权宦的可贵精神。这首诗通过咏写竹鞭,称誉对方的品格,也表明自己的节操。作者巧妙地把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浑然而为一体。全诗感情真挚深沉,启、承、转、合的脉络清晰。
碧玉孤根(6)生在林,美人(7)相赠比双金(8)。
绿如碧玉的孤竹生在深林,用它制的壁州鞭名贵万分;贤德之人将竹鞭赠送给我,这份厚礼胜过了万两黄金。
初开郢客(9)缄(10)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我一打开郢客的缄封之后,立刻想到冰冻巴山雪深深。
多节本怀端直(11)性,露青犹有岁寒心(12)。
鞭上节,节节怀着端直性,遍体露青犹有岁寒后凋心。
何时策(13)马同归去,关树(14)扶疏(15)敲镫吟。
我们何时才能策马同归去,在扶疏的关树下敲镫高吟?
(1)酬:酬唱,以诗词相互赠答唱和。
(2)元九:即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行九,是作者好友。
(3)侍卿:即监察御史,是主管监察的官员,职位不高,权限较广。元稹曾任过此职。
(4)长句:指七言诗。
(5)壁竹: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
(6)碧玉孤根:均指竹。
(7)美人:指贤人。
(8)金:古代的货币单位。秦代以一镒为金。汉代以一斤为金。
(9)郢客:指元稹。这时元稹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所以称元稹为郢客。
(10)缄:捆束箱笼的绳子。
(11)端直:正直。
(12)岁寒心:岁寒不凋之志。《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意即用鞭打马。
(14)关树:关中之树。
(15)扶疏:枝叶繁茂。
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和一首七绝《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元稹回赠了壁州产的马鞭和一首答诗《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刘禹锡接到元稹的酬赠后,即作《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