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人们在玄都观看花的事,含蓄地讽刺了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新官僚。第一、二句写人们去玄都观看花的情景,展示出大道上人欢马叫、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看花回来的人们“无人不道”花的艳丽,呈现出心满意足的神态;第三、四句表面上写玄都观里如此众多艳丽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根本没有,离别长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树长大开花了,实则是讽刺当时权贵的。全诗语涉讥讽,且极辛辣尖刻,因此触怒了当权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紫陌(3)红尘(4)拂面(5)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繁华道路上尘土扑面飞来,人们都说是刚刚看花回来。

玄都观(6)桃千树(7),尽是刘郎(8)(9)后栽。

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是我离开京城后栽起来。

注释

(1)元和:唐宪宗年号。

(2)十年:《全唐诗》作“十一年”,是传写之误。

(3)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

(4)红尘:尘埃,人马往来扬起的尘土。

(5)拂面:迎面、扑面。

(6)玄都观:道教庙宇名,在长安城南崇业坊(今西安市南门外)。

(7)桃千树:极言桃树之多。

(8)刘郎:作者自指。

(9)去:一作“别”。

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刘禹锡传》,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贬离长安作连州刺史,半途又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于是他从朗州被召回京。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同年又贬往连州。作者在《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前小序中追述这次被贬途中和柳宗元作别事,说是在“元和乙未”年,也就是元和十年。

拼音版

yuánshíniánlǎngzhōuzhìjīngzèngkànhuāzhūjūn

hóngchénmiànláiréndàokànhuāhuí

xuánguàntáoqiānshùjìnshìliúlánghòuzāi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