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其一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史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二首五言律诗。第一首借霍去病的历史故事来表达诗人不肯趋炎附势的精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骠骑(1)非无势,少卿(2)终不去。

任少卿并非不知骠骑将军霍去病有权有势,但他始终不肯离开故主卫青而去投靠霍去病。

世道剧颓波(3),我心如砥柱(4)

世风败坏甚于急流而下愈来愈坏,然而我的心却像中流砥柱那样岿然不动。

注释

(1)骠骑:骠骑将军,汉代官名,西汉霍去病曾官此职。

(2)少卿:西汉任安字,安曾为大将军卫青门客。《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3)剧颓波:剧:甚,超过。颓波:急泻而下的水流。

(4)砥柱:又名三门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黄河中。因妨碍航运,今已炸毁。《水经注·河水:“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创作背景

此组诗作于永贞元年秋八月,时诗人所在长安作。永贞革新失败后,政治斗争形势急转直下,儒家保守势力上台掌权,革新势力受到很大挫折,但刘禹锡“心如砥柱”毫不动摇,决心继续战斗下去。为了表达了他的这种坚强决心,诗人写下了此组诗。

文学赏析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赞扬了那位汉代的不弃失势旧主卫青的任少卿,刘禹锡表示出要学习古人的坚定立场,虽然如今世道不安,革新失败后形势急转直下,但他的意志却仍像那中流砥柱一样,挺立不倒,坚不可摧。

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借汉代“明王道”的贾谊和“工车戏”的卫绾两人不同的遭遇,表现出他对忠信贤良被逐,小人奸佞受宠得势的社会现实极大的愤慨。诗人在这里也是借此来暗喻自己虽“有宰相器”,却命同贾生,遭到贬谪,身处这蛮瘴之地。而那些奸佞小人只会暗箭伤人,胸无半点良才,却身名俱荣,稳居尊贵之位。诗人的愤慨之情隐然可见。

这两首诗都是借史事来抒发诗人在贬所的复杂心情,写作手法含蓄,较少直抒胸臆,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现实的褒贬都融入了历史事件中,较好地揭示出作者在贬谪生涯中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和壮志情怀。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