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三首》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是为悼亡妻而作。第三首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三、四句将妻子写得愈贤愈美,则其死亡愈堪悼惜。五、六句愿牺牲自己,挽回爱妻的生命,以反问形式着笔,更显呼天告地之痛。
从来有修短(1),岂敢问苍天?
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哪里还敢质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见过无数人间女子,没有谁比我妻美丽贤惠。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2)其年?
如此让愚者寿贤者夭,为什么贤者不能延年?
忍此连城宝(3),沉埋向九泉!
不忍心我这连城宝,就这样沉埋在九泉之下!
(1)修短:寿命的长短。
(2)假:挪借。
(3)连城宝:价值连城的宝物,指爱妻谢氏。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悼亡三首》这三首诗是梅尧臣悼念亡妻谢氏之作,写于同年。
《悼亡三首·其三》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但他不直说问天,而先说“从来有修短”。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但为什么愚者寿而贤者夭,那就要“问苍天”了。设想之奇,正见用情之挚。特别是“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表面上夸张,却又最合情理,因为在他心目中正是如此。有人戏谓其“情人眼中出西施”;难在做了“十七年”夫妇,还能持此看祛,其用情之专一,在当时士大夫中是颇为少见的。诗中把妻子写得愈贤愈美,则妻子死后,诗人就愈加悼惜。陈石遗曾指此谓“从《诗经·卫风·硕人》中来”。梅尧臣虽不一定是有意摹拟《诗经》,而千古诗人的思路往往是前后相同的。“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正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诗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