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 〔南北朝〕 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沈记室夜别》是南朝诗人范云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情景的想象,表现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此诗以清丽之笔点明送行的环境,着在抒写别情中,穿插点染秋风、秋月、寒枝、霜猿之类物象,于流转之中展开一个凄清的境界,显示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成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桂水(1)(2)夜氛(3)楚山(4)清晓云。

秋水漾桂香,晚风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晓云映晨光。

秋风两乡(5)怨,秋月千里分(6)

托萧瑟秋风寄去异地的乡愁,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

寒枝(7)(8)共采,霜猿(9)行独闻。

枝头凄冷怎能共折兰菊?猿啼哀号孤旅哪堪悲凉。

扪萝(10)正意我,折桂(11)(12)思君。

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

注释

(1)桂水:源出湖南蓝山县南,向东北流入湘江。

(2)澄:澄清。

(3)夜氛:夜气。

(4)楚山:泛指湖南一带楚地的山峦。此句说楚山上空朝云清淡。

(5)两乡:各处异乡。一指范云所在,一指沈约的去处。

(6)千里分: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这两句说在秋风萧瑟、秋月高照的时候,知心的朋友将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面对秋风秋月,倍感离别的惆怅。

(7)寒枝:秋夜中的树枝。

(8)宁:哪能。寒枝不能共采,喻两人即将分别。

(9)霜猿:霜天的猿啼声。此句言霜天的啼猿远行者将要独自听到。

(10)扪萝:抚萝。萝即松萝。这句设想分手后沈约在远方正抚萝思念自己。

(11)折桂:折取桂枝。

(12)方:正。此句用折桂寄托自己对沈约的思念。

创作背景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萧赜主持郢州(今湖北武汉附近)军政,范云随父范抗在郢府,沈约与范抗同府,与比他年轻十岁的范云相识交好。几年后,沈约转至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为征西记室参军,《送沈记室夜别》此诗作于两人分别之时。

拼音版

sòngshěnshìbié

guìshuǐchéngfēnchǔshānqīngxiǎoyún

qiūfēngliǎngxiāngyuànqiūyuèqiānfēn

hánzhīnìnggòngcǎishuāngyuánxíngwén

ménluózhèngzhéguìfāngjūn

作者简介

范云

范云

南朝梁大臣,著名文学家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范缜从弟。初仕齐,任竟陵王府主簿,为“竟陵八友”之一,又历任零陵郡、始兴郡内史。仕梁,为黄门郎,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他善于写山水诗,诗风宛转流利。有集三十卷,已佚。《全梁诗》辑其诗4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