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三首·其二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悼亡三首》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是为悼亡妻而作。第二首则作具体刻画。前四句写“每出”、“归来”,“窗冷”两句以客观景物,抒写自己寂寞孤独、长夜难眠的凄凉心境。末两句更点明思妻的镂心刻骨之痛在于精神、在于灵魂上。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每出身如梦(1),逢人强意(2)多。

每次出门如同梦游,逢人只能勉强应付。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3)

归来时孤寂之感更厉害,又能向谁诉说?

窗冷孤萤(4)入,(5)长一雁过。

长夜难眠,耳听窗中飞孤萤天空雁叫声。

世间无最苦,精爽(6)销磨(7)

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精神从此销磨。

注释

(1)身如梦:指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状态。

(2)强意:指勉强与人寒暄周旋之意。

(3)谁何:谁人,哪个。

(4)孤萤:数量少的萤虫。

(5)宵:夜晚。

(6)精爽:指精神。

(7)销磨:同“消磨”,逐渐消退。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悼亡三首》这三首诗是梅尧臣悼念亡妻谢氏之作,写于同年。

拼音版

dàowángsānshǒu··èr

měichūshēnmèngféngrénqiǎngduō

guīláiréngxiàngshuí

chuānglěngyíngxiāochángyànguò

shìjiānzuìjīngshuǎngxiāo

作者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

北宋诗人、官员,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年)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