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哀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书哀》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作者的亲人连续病故后写的作品,表达了他深哀巨痛又怀念的思想感情。诗中以雨落入地,掘地可见水,珠沉入海,赴海可见珠,来对比人死不可复生这无可补救、无以挽回的惨痛事实。篇末写捶胸顿足又有何用,揽镜自照,只见面容枯槁、瘦削如鬼的形状。全诗于平铺直叙中见深挚沉痛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老天爷已经夺走我的爱妻,又夺走了我的儿子。

两眼虽未(1),片心将欲死。

两眼虽然还没有哭干,可悲的是我心已经枯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雨滴掉下来落进土地,珍珠被沉没埋在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但是到海里就能找回珍珠,想寻找落下的雨也可以掘地。

唯人归泉下(2),万古知已矣!

只有人死去葬在九泉,从古以来就知道再没有希冀。

拊膺(3)当问谁,憔悴(4)中鬼。

我悲痛地捶着胸膛又去向谁发问,只看见镜中憔悴得鬼一样的自己。

注释

(1)枯:这里指眼泪哭干。

(2)泉下:黄泉之下。

(3)拊膺:捶胸,表示哀痛。膺,胸膛。

(4)鉴:镜子。

创作背景

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自湖州入汴京,舟行途中,妻子谢氏不幸病故,给诗人精神上以沉重打击:“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悼亡》)祸不单行,不久,次子十十(乳名)也亡故。眼看贤妻爱子接连去世,诗人不胜悲痛。《书哀》就是在这种境况中写成的。

拼音版

shūāi

tiānsàngyòusàng

liǎngyǎnsuīwèipiànxīnjiāng

luòzhōngzhūchénhǎi

hǎijiànzhūjuéjiànshuǐ

wéirénguīquánxiàwànzhī

yīngdāngwènshuíqiáocuìjiànzhōngguǐ

作者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

北宋诗人、官员,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年)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