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三首》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是为悼亡妻而作。第一首是总写悲痛之情,结发两句以总叙起,着重在“十七年”。前四句写悲情,后四句写去日几番转折,愈转而愈深。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1)。
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2)!
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
我鬓(3)已多白,此身宁(4)久全?
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
终当与同穴(5),未死泪涟涟(6)。
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
(1)十七年: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结婚,至庆历四年(1044)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
(2)长捐:这里指永远失去。捐,抛弃,舍弃,丢弃。
(3)鬓:本指耳边的头发,这里代指头发。
(4)宁:难道。
(5)同穴:同葬。
(6)涟涟:泪流不止的样子。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悼亡三首》这三首诗是梅尧臣悼念亡妻谢氏之作,写于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