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曲·沛公》是元代散曲作家薛昂夫创作的散曲。此曲先刻画刘邦这个翦灭群雄、奄有四海的汉天子的无比神威,再写他善玩权术,依仗吕后之力,大肆诛杀功臣,却没想到吕后几乎断送了刘氏政权。全曲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笔调冷峻。
沛公(3),大风(4),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5)。
刘邦用武力夺取天下,也写出了《大风歌》,他知道文武并举而治天下。他渴求得到猛士,但平定天下后却伪游云梦诛杀了韩信,让猛士也感叹自己如同被抛弃了的良弓。
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6)。后宫(7),外宗(8),险把炎刘(9)并(10)。
他善于驾驭英雄豪杰,没有人能逃出他的掌握之中。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封诸吕为王,险些把刘氏天下颠覆。
(1)中吕:宫调名。中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朝天曲:即“朝天子”,中吕宫常用的曲调。单调四十四字,十一句十韵。基本句式为: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
(3)沛公:指汉高祖刘邦。他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号召沛县父老杀沛令反秦,被推为沛公。
(4)大风:指汉高祖刘邦所作《大风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汉高祖刘邦怀疑韩信谋反,伪游云梦(古代大湖,在今湖北东南),绑了韩信。韩信感叹:“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6)彀中: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有效范围,后来用以比喻牢笼、圈套。
(7)后宫:指吕后。
(8)外宗:外戚,指吕后的亲属吕产、吕禄等人。
(9)炎刘:指刘氏玫权。汉朝自称因火德而兴,故称。
(10)并:颠覆。
薛昂夫以咏史为题材,共写了二十二首《朝天曲》,《朝天曲·沛公》为第一首,写汉高祖刘邦。刘邦沛县人,反秦举义时被推为沛公。建立汉朝后曾回到故乡和父老欢宴,席间作《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