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是清代词人朱孝臧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勾勒戒坛黄昏时分的萧疏气象,下片着色描绘登高远眺所见北方原野的苍莽壮丽,换头九字,形象地勾画中桑乾河的独特风神,末句于不动声色中逗露出一腔郁勃的悲慨。此诗境界雄浑,景色壮观,“吹不断,黄一线”一语,犹为精湛。
春云深宿虚坛,磬(1)初残,步绕松阴双引(2)出朱阑。
如云的香烟仍缭绕空空戒坛,钟磬声声已然消歇,携手绕过松荫走出朱栏。
吹不断,黄一线,是桑乾(3)。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风吹不断,眼底黄黄的一线,那是奔腾的桑干河水,默默夕阳又沉睡在苍翠山峦。
(1)磬:僧徒所用的一种乐器。
(2)双引:指携手同行。
(3)桑乾:河名。源出山西马邑县桑乾山,流经河北西北部及京郊,下注永定河。此河又名浑河。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此词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戒坛寺在北京西郊80里的马鞍山,原名万寿寺,因有一大戒坛(佛教僧徒受戒处)俗呼为戒坛寺。戒坛附近有古松四株,松荫覆盖一院。作者与张仲忻到此登临揽胜,写下了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