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写贵族美人探春,反映了贵族人家与田野百姓在审美上的不同,也隐约揭示出了阶级对立,对官宦人家寄寓嘲讽。此诗语言平易朴素,意境含蓄清新,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旭日朱楼(1)光,东风不惊尘(2)。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豪门权贵之家的华美楼房上,闪闪发光;东风袅袅,轻缓柔和,连尘土也未被惊起。
公子醉未起,美人(3)争探春(4)。
权贵之家公子喝醉后还未起床,姬妾们便争先恐后地出门探望春光去了。
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
权贵之家的姬妾们争相探望春光,并不是为了关心桑麦长得怎么样。
日日出西园(5),只望花柳色。
这些贵族妇女每天都去西园探春,却只是为了赏玩花柳之色。
乃知田家(6)春,不入五侯(7)宅。
这些达官贵人根本就不知道,农家的春光是不入豪门宅院的。
(1)朱楼:指豪门权贵之家华美的楼房。
(2)惊尘:使尘土飞扬。
(3)美人:指权贵之家的姬妾。
(4)探春:探望春光。
(5)西园:泛指豪贵之家的园林。
(6)田家:劳动农民之家。
(7)五侯:本指西汉外威王商家五人同日封侯,这里泛指当时的达官豪门。
《长安早春》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据《开天遗事》 云:“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 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为探春之宴。”诗人看到在晴和的早春天气,城中美人都出郭作探春之游。可是,这些从五侯第宅中出来的公子美人,他们所探的春,只是花容柳色,而农民在这早春季候所关心的却是桑麦的收成。因此,诗人发出感慨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