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东原·西皋亭适兴》是元代散曲家薛昂夫的作品。这是作者在重阳节时游览西皋亭有感而创作的一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于俗事不如意的苦闷,显示了作者蔑视官场桎梏的气概。起首二句将两则有关重阳节的历史典故作对比,引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中间四句写人生正好,应当忘怀烦恼,放情快活,道出了作者在消沉之中的豁达思想;最后二句又是运用典故特意点出,还要忘怀仕途上的各种羁绊和拘谨,才能真正畅快。全曲活用典故,一气呵成,其横放豪纵,深得散曲曲体的意理。
兴(1)为催租败(2),欢因送酒来(3)。酒酣时诗兴(1)依然在。黄花(4)又开,朱颜未衰(5),正好忘怀。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兴致常常被催租事破坏,快活也常为送酒人带来。醉醺醺时,诗兴依然存在。菊花又盛开,人也未衰老,就应该把世事忘怀。管他有什么监州来碍手碍脚,只要有螃蟹朵颐,便是我平生一快。
(1)兴:兴致。
(2)败:败坏。
(3)欢因送酒来:用白衣送酒典故。《宋书·隐逸列传》载,陶渊明曾于重阳节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江州刺史王弘差白衣人送酒至,即欢然就酌。
(4)黄花:菊花。
(5)朱颜未衰:是说酒醉时脸上泛着红光,显得年轻。
薛昂夫晚年鄙薄功名,辞去衢州路总管官职,隐居在皋亭山西麓,创作词曲,追求自由闲适的生活。西皋亭即位于皋亭山西侧。《庆东原·西皋亭适兴》此曲当为作者定居杭州时期的一个重阳节登高游览西皋亭时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