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第三联设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第四联设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这首诗清丽流畅,气韵生动,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
细草绿汀洲(3),王孙(4)耐薄游。
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华初冠带(5),文体(6)旧弓裘(7)。
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使君怜小阮(8),应念倚门愁(9)。
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1)吉州:今江西吉安县。
(2)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3)汀洲:水中小洲。
(4)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
(5)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
(6)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
(7)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8)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9)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关于王牧这个人的事迹现已难确考。只知道有个王牧曾经担任过考功员外郎,与李嘉祐同时。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缜,大历后期在任。这时候李嘉祐在吴越一带闲居。所以这首《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大致是大历后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游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