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李嘉祐 〔唐代〕 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第三联设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第四联设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这首诗清丽流畅,气韵生动,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细草绿汀洲(3)王孙(4)耐薄游。

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华初冠带(5)文体(6)弓裘(7)

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使君怜小阮(8),应念倚门愁(9)

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注释

(1)吉州:今江西吉安县。

(2)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3)汀洲:水中小洲。

(4)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

(5)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

(6)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

(7)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8)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9)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创作背景

关于王牧这个人的事迹现已难确考。只知道有个王牧曾经担任过考功员外郎,与李嘉祐同时。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缜,大历后期在任。这时候李嘉祐在吴越一带闲居。所以这首《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大致是大历后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游时所作。

拼音版

sòngwángwǎngzhōuwángshǐ使jūnshū

cǎo绿tīngzhōuwángsūnnàibáoyóu

niánhuáchūguāndàiwénjiùgōngqiú

huāzhēngchūntángshuǐluànliú

shǐ使jūnliánxiǎoruǎnyīngniànménchóu

作者简介

李嘉祐

李嘉祐

中唐肃、代宗两朝时期的才子

李嘉祐(约719—781),字从一,赵州(今河北石家庄赵县)人。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举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贬鄱阳令,历任台州(今浙江台州)刺史、袁州(今江西宜春袁州)刺史,罢任后侨居苏州。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其“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著有《台阁集》,《全唐诗》录其诗二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二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