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彭孙贻 〔明代〕 彭孙贻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彭孙贻依照宋代词人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原韵所作的词。上阕总述金陵繁华已成往事的萧条凄凉;中阕重点描写军事要冲石头城被清军攻陷的惨淡情状;下阕则由流莺飞入故宫里的眼前春色引起明朝灭亡、江山易主的无限伤感。全词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含蓄委婉,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家国之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龙虎地(3),繁华六代(4)犹记。红衣(5)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6)秦淮(7)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古老的金陵啊自古以来就是龙争虎斗之地,繁华的六代往事如今依然令人难以忘记。鲜艳的荷花已凋零落尽,白鹭洲前一双白鹭飞起,秦淮河啊日日夜夜默默地向东流去,澄澈空明的长江像一条白练一望无际。

白门(8)外,枯(9)倚,楼船朽(10)难系。石头城(11)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12)犹唱后庭花(13)清商(14)子夜(15)流水。

白下门外朽木倒倚,朽折的木橛上再难把船缆拴系。石头城已经残破不堪,春燕正在衔着泥土筑巢于故垒。歌女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遗曲,《清商曲》《子夜歌》歌声如行云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16),流莺成对,街入临春(17)故宫里。

卖花声过后春满街市,喧闹的红楼上烟光月色弥漫千里。无情的春色啊,不管人世的盛衰兴废。野外野棠花零落纷纷,双双流莺把花片衔入临春阁故宫里。

注释

(1)西河: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等。三叠,一百零五字。

(2)次美成韵:依照宋代词人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美成,宋代词人周邦彦,字美成。

(3)龙虎地:龙盘虎踞之地,指金陵地势险要。

(4)六代:即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5)红衣:指荷花。

(6)鹭起:白鹭飞起。

(7)秦淮:河名,在南京。

(8)白门:金陵城门,即白下门。

(9)杙:小木桩,用以系船。

(10)橛:短木桩。

(11)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

(12)倡家:指阁楼妓院。

(13)后庭花:曲名,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乃亡国之音。

(14)清商:商调曲。一说指乐府《清商曲》。

(15)子夜:夜半子时。一说指晋曲《子夜歌》。

(16)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7)临春:阁名,陈后主为自己荒淫无度的生活建造的三阁(临春、结绮、望仙)之一。这里借指明宫。

创作背景

作者彭孙贻是明朝遗民,明亡后耿介守节,痛于父殉国难,终身未仕清朝。《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此词大约是作者于明室倾覆(1644)之后游金陵所作。

拼音版

西··jīnlínghuái怀měichéngyùn

lóngfánhuáliùdàiyóuhóngluòjǐnzhǐzhōuqiánshuāngqínhuáixiàngdōngliúchéngjiāngliàn

báiménwàilóuchuánxiǔjuénánshítóuchénghuàiyǒuyànzixiánlěichàngjiāyóuchànghòutínghuāqīngshāngziliúshuǐ

màihuāshēngguòchūnmǎnshìnàohónglóuyānyuèqiānchūnguānrénshìtángzhǔliúyīngchéngduìjiēlínchūngōng

作者简介

彭孙贻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

彭孙贻(1615—1673),字仲谋,一字羿仁,浙江海盐人,明贡生。自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性耿介孝友。曾与同邑吴蕃昌(字仲木)创“瞻社”,一时名流称为“武原二仲”。痛其父彭期生殉国难,明亡后终身不仕,杜门奉母。卒后乡人私谥孝介先生。善诗词,工书画,著有《茗斋集》《茗斋杂记》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