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凉知秋,如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
梧桐叶上三更(1)雨。惊破梦魂无觅处(2)。
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雨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想找回梦境,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
夜凉枕簟(3)已知秋,更听寒蛩(4)促(5)机杼(6)。
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天已经来到,更是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妇人快纺布。
梦中历历(7)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还记得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
尊(8)前必有问君人(9),为道别来心与绪(10)。
酒杯面前一定有询问你的人,是为了诉说离别之后的心绪。
(1)三更: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言夜深。
(2)无觅处:无地有可探寻。
(3)簟:竹席。
(4)蛩:蟋蟀,又名促织。
(5)促:催促。
(6)机杼:织布机与梭子,这里代指织布。
(7)历历:清楚明白。
(8)尊:通“樽”,酒杯。
(9)问君人:知心人问你。
(10)心与绪:心思、心事。
这首《木兰花令》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八月。是时,作者由定州贬往英州(未至,又贬)、惠州。途中,经江西虔州。八月七日上惶恐滩,抵虔州,登郁孤台,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被雨惊醒。即历史陈迹,怀思古幽情,陈处境之凄凉,寄兄弟之深情。
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上半夜,作者可能睡着了,他没有说。词是从「梧桐叶上三更雨」写起的。他巧妙地点化运用了唐代温庭筠《更漏子》词来抒发其贬怨离情的。词是这样写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无独有偶。也正是夜半三更,一场秋雨,惊破了东坡的梦魂。温说:「不道离情正苦」,作者说:「惊破梦魂无觅处」。除了「离情」,他眼前一切皆空。京都无处觅,「穷达」成幻影。「夜凉枕覃已知秋,更听寒蛰促机抒。」名写秋凉,实写人凉。进一步从感觉上和听觉上渲染了他此时此地的凄凉心境。秋夜本来含有凉意,睡在竹床上更觉冰凉,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来了,人世间的寒秋到来了。然而,此时作者又产生了泰然心态,听到了一种特别亲切和谐的声音:「更听寒蛩促机杼。」东坡前往惠州,身不由己,处境苍凉。在此窘况下,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竟然如寒蛰那样催促着农妇早起织布。这是东坡爱民的可爱的品格。
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在上半夜人睡时,「梦中历历来时路」。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人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宴会虽小,可雄风不减当年。「江亭醉歌舞」,「尊前」又遇知己人。「别来」不寻常,人人必有「心与绪」。三句不离行,仍是和友人话兄弟情、未竟业。最后一语,与上片最后一语照应,如出一辙,实为作者出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时至暮年,作者仍壮心不已,诚为可贵。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於景,於物有情;如夜凉知秋,如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然而,仍不免有「惊魂未定」,「岂谓天幸,得存此生」的馀悸潜於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