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纳兰性德 〔清代〕 纳兰性德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营造凄清的氛围。下片借景抒情,运用“凉云”“灵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扩大的景象。全词极富意境,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所见所想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所想之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风紧雁行高,无边(2)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3)几丝灵雨(4)。今夜冷(5)浦溆(6),鸳鸯栖向何处?

偶然飘来一朵凉云,洒下几点雨,不由令人记挂起那生着红草的水滨,鸳鸯今夜该向哪里栖宿?

注释

(1)河渎神: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下片二十五字,四句四仄韵,亦有通首押平韵者。

(2)无边:此处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典。这里是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色。

(3)堕:落下。

(4)灵雨:好雨。

(5)红:水草,又称水荭。

(6)浦溆:水畔,水边。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此词用语多及湘楚,殆为寄张见阳词。见阳任江华令,因有‘灵雨’之辞。‘鸳鸯’云云,则颇涉调侃,据知见阳为携眷南行。《河渎神·风紧雁行高》当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见阳离京后不久。”

拼音版

shén··fēngjǐnyànxínggāo

fēngjǐnyànxínggāobiānluòxiāoxiāochǔtiānhúnmèngxiāngxiāoqīngshāncháocháo

duànliángyúnláipiāoduòlíngjīnlěnghóngyuānyāngxiàngchù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