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1)。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2)。美言可以市尊(3),美行可以加人(4)。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5),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6)。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7),有罪以免邪(8)?故为天下贵。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1)奥:一说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另一说是藏,含有庇荫之意。其实两说比较接近,不必仅执其一。
(2)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
(3)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敬仰。
(4)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5)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6)坐进此道:献上清静无为的道。
(7)求以得:有求就得到。
(8)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