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道可道也(1),非(2)道也。名可名也(3),非(2)名也。

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

无名(4),万物之始也;有名(5),万物之(6)也。

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

(7)无欲也,以观其(8)(7)有欲也,以观其所(9)

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

两者同出,异名同(10)(11)之又(11),众眇之(12)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注释

(1)道可道也: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2)恒:一般的,普通的。

(3)名可名也: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4)无名:指无形。

(5)有名:指有形。

(6)母:母体,根源。

(7)恒:经常。

(8)眇:通妙,微妙的意思。

(9)徼: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10)谓:称谓。此为“指称”。

(11)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12)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拼音版

dàojīng··zhāng

dàodàofēihéngdàomíngmíngfēihéngmíng

míngwànzhīshǐyǒumíngwànzhī

héngguānmiǎohéngyǒuguānsuǒjiǎo

liǎngzhětóngchūmíngtóngwèixuánzhīyòuxuánzhòngmiǎozhīmén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