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

张先 〔宋代〕 张先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是北宋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词,上阕以舞女容貌领起,接续观众的反应来呈现舞女优美的舞姿;下阕承接上文,继续把视线聚焦在舞女的整体风貌上。词的语言古朴精练,不用典故,只是如实写来,但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古雅淳厚的美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垂螺(2)近额,走上红(3)趁拍(4)。只恐轻飞(5),拟倩游丝惹住伊。

一名梳着下垂近额角的螺形发髻的年轻舞女以轻快的脚步上场,随即按着音乐的节拍,在红地毯上翩跹起舞。这位舞女身轻如燕,急速飞转,像是要飞到天上去。真想让空中的游丝把她牵惹住。

文鸳(6)绣履,去似杨花(7)尘不起。舞彻伊州(8),头上宫花(9)颤未休。

她穿着绣有文采鸳鸯的舞鞋在红地毯上轻快地旋转跳跃,一会儿节奏放慢,又像柳絮一样飘去,连一点灰尘也没有粘惹。一曲《伊州》奏完,舞蹈停止,而舞女头上的红花还在颤巍巍地摇晃不休。

注释

(1)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2)垂螺:古时女子的额饰。

(3)裀:毯子。

(4)趁拍:合着节拍。

(5)轻飞:指善飞的禽鸟。

(6)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

(7)杨花:指柳絮。

(8)伊州:曲调名,商调大曲。

(9)宫花:宫中特制的花,供装饰之用。

创作背景

作者在一次宴会上,看见一位年轻的舞女翩跹起舞,便深深沉浸于舞蹈的意境,遂用词记录下她舞蹈的全过程。《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此词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生活。

拼音版

jiǎnlánhuā··chuíluójìné

chuíluójìnézǒushànghóngyīnchūchènpāizhǐkǒngqīngfēiqiànyóuzhù

wényuānxiùyánghuāchénchèzhōutóushànggōnghuāchànwèixiū

作者简介

张先

张先(张三影)

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曾以词中巧用三"影"字,人称张三影。有《张子野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