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吴门怀古

张可久 〔元代〕 张可久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人月圆·吴门怀古》是元朝散曲家张可久所创作的一曲小令,词曲分为两个部分,前五句为第一部分,主要描写苏州的名胜古迹,特产风物;后六句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怀古抒情。该曲连续暗用三个典故,既切合怀古之题,又写出了洞庭之美,表达了欲要归隐的思想。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作者巧妙地将景物、人物与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藏白虎云藏寺,(2)上老梅枝。洞庭归兴(3)香柑红树(4)鲈鲙银丝(5)

相传这座高山因隐藏一只白虎而得名,虎丘寺淹没在这高山密林之中。池水旁和山崖上长满了桠权苍老的梅树。望着眼前虎丘山的美景,不禁想起了当年范蠡功成归隐泛舟太湖之行;仿佛看到了陆续怀揣红桔从枫林归来赠母的情景;似乎听到了张翰不图名爵而起驾回乡欲吃鲈鱼细丝的命令。

白家(6)池馆,吴宫(7)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8)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伴着思绪观赏着美景,又仿佛出现在白居易的池馆前、吴王的姑苏台边,似乎听到东坡仍在长吟虎丘美景。就在这美妙的遐思中,耳畔又仿佛传来了乌鸦在月夜中的哀鸣,这声声凄惨的啼叫,莫不是西施发出的亡吴之恨的哀声。

注释

(1)山:指虎丘山,苏州城西北七里。

(2)池:指剑池。

(3)洞庭归兴:借用范蠡功成隐退之典,后人常用此事称道鄙薄名利的品格。洞庭:指苏州西南太湖中的洞庭山。

(4)香柑红树:作者由四时果鲜的太湖洞庭而想到尤为出名的洞庭红橘,又由红橘追忆了三国时陆绩怀橘归遗其母的典故。香柑:橘子,洞庭山的名产。

(5)鲈鲙银丝:用晋人张翰之典。《晋书·张翰传》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鲈鲙:苏州名菜,把鲈鱼切成片生吃。

(6)白家:指白居易。他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曾任苏州刺史,历时一年多。

(7)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扩建的宫殿,叫馆娃宫。

(8)怜人:令人可怜。

创作背景

吴门,苏州的别名,是一座历史名城。它吸引着历代的文人骚客到这里游览观光,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什。张可久曾多次畅游苏州,并以散曲写景抒怀,《人月圆·吴门怀古》该曲就是他游览苏州时所写下的。

拼音版

rényuèyuán··ménhuái怀

shāncángbáiyúncángchíshànglǎoméizhīdòngtíngguīxìngxiānggānhóngshùkuàiyín

báijiāchíguǎngōnghuācǎodāngshízuìliánrénchùyuèyóuyuàn西shī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