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送别

王之涣 〔唐代〕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九日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诗人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诗人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推出离别之苦。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蓟庭(1)萧瑟(2)故人(3)稀,何处登高(4)送归(5)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今日暂同芳菊酒(6),明朝应作断蓬(7)飞。

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注释

(1)蓟庭:蓟地的庭院。蓟(jì),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

(2)萧瑟:形容寂寞、凄凉。

(3)故人:老友,旧交。

(4)登高:登山。

(5)送归:送朋友归去。

(6)菊酒:以菊的花、茎、叶加米酿造的酒,九月九日熟成而饮,名为“菊花酒”。

(7)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无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

创作背景

诗人曾任文安县尉(今河北省中部),属蓟州辖境。《九日送别》此诗当为诗人任守期间与友人于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的赠别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拼音版

jiǔsòngbié

tíngxiāorénchùdēnggāoqiěsòngguī

jīnzàntóngfāngjiǔmíngcháoyīngzuòduànpéngfēi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诗家天子)

唐朝大臣、诗人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