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台怀古》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了越王山地势险要,云雾缭绕之景;颔联感慨时过境迁,不复昔日繁华;颈联则承接上联,引发对闽越王的悼念;尾联以暮雨中越台的凄楚景象收束全篇。全诗善于暗用典故和点化前人辞句,豪迈而感慨,雄浑而苍凉,景物鲜明,寄托遥深。
越王故国(1)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2)。
越王古都四周环绕群山,祥云缭绕龙盘虎踞的雄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3),海鸦多背(4)夕阳还。
铜兽暗自随着秋露哭泣,海鸦背着夕阳返还。
一时人物(5)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一时人物风尘仆仆奔波在外,千古英雄埋没在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日暮鹧鸪越叫越急,荒台丛竹的露水像泪滴斑斑。
(1)故国:指闽越旧都。
(2)虎豹关:用《楚辞·招魂》“虎豹九关”的典故,指警卫森严的城关。
(3)铜兽暗随秋露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歌中说金铜仙人“忆君清泪如铅水”。这里暗用其意,说宫门铜兽像是在思念故主,暗随着秋露而落泪。
(4)背:背负。
(5)一时人物:历史上叱咤一时、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越台怀古》本诗一名《台山怀古》,作于至元二年(1336)前后,当时诗人在福建任闽海廉访司知事。他登临越王山,看到山水形胜,以及帝王废都,怀古幽思油然而生,作下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