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元代〕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殿前欢·客中》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开头两句,点出滞留“客中”的缘由;三、四两句概述奔波仕途的艰苦;“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这样三个对仗工整的短句,形成鼎足式的对语,具体描写“艰难”之状;最后两句以深沉的慨叹作结,尤觉悲愤之至,也流露了对功名富贵的鄙薄。这首散曲中的鼎足对与结尾的合璧对,十分精工;再加上色调的有意组合配搭,使意境极为鲜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1)行路艰难(2)青泥小剑关(3),红叶湓江岸(4)白草(5)连云栈(6)功名半纸(7),风雪千山。

遥望京师长安,前程渺茫而两鬓斑斑。我追随那南来北往的征雁,经历多少险难。泥泞路滑青泥岭,蜀中天险小剑关,红叶纷飞湓江岸,白草飞沙连云栈。得了个半纸功名,穿越风雪千山。

注释

(1)征雁:指来往于南北两地的大雁。

(2)行路艰难:喻求取功名的艰难。

(3)青泥小剑关:指青泥岭如同剑关。

(4)湓江岸:指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之地。

(5)白草:北方之草,坚挺。

(6)连云栈:在今陕西汉中,为古时川陕通道。

(7)功名半纸:形容功名微不足道。

创作背景

《殿前欢·客中》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张可久一生仕途崎岖,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统治者极端轻视知识分子,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这首散曲便是作者为抒发感慨不平,酸楚隐衷的感受而写的。

拼音版

diàn殿qiánhuān··zhōng

wàngchángānqiánchéngmiǎomiǎobìnbānbānnánláiběiwǎngsuízhēngyànxíngjiānnánqīngxiǎojiànguānhóngpénjiāngànbáicǎoliányúnzhàngōngmíngbànzhǐfēngxuěqiānshān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