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怀古》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见于《小山乐府》 。这首曲子热情歌颂了王昭君和西施“为苍生计”的胸怀。作者认为她们是“千古光辉”的杰出女性。结尾“战马空肥”四个字,简洁有力地点出了全曲的主题——斥责、抨击丧邦亡国的昏君奸臣。
秋风远塞皂雕旗(1),明月高台金凤杯(2)。红妆(3)肯为苍生(4)计,女妖娆能有几?
在萧瑟秋风中王昭君跟着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明月高照时西施常常在姑苏台上端起金凤杯侍候吴王。一个女子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的美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5)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6)。战马空肥(7)。
两个美女的事迹千百年来都闪耀着光辉: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时昭君出塞,越国攻灭吴国以后西施才回越国来。养肥了的战马也就无用了。
(1)秋风远塞皂雕旗:这句指昭君出塞和亲。皂雕旗:绘有黑色大雕的旗,这是古代匈奴人用的一种旗帜。
(2)明月高台金凤杯:该句指夫差很宠爱西施,时常和她在姑苏台上喝酒。高台:这里指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金凤杯:雕刻有凤凰的金酒杯。
(3)红妆:妇女的盛妆,借指美女。下面的“女妖娆”、“蛾眉”也指美女。
(4)苍生:百姓。
(5)和番:与匈奴人和亲。番:旧时对西北各族的称呼,这里指匈奴。
(6)越吞吴西子归: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献美女西施求和,后来吴终于被越所灭,西施也回到吴国。这句指此事。
(7)战马空肥:是说统治者依靠美色而卫国,战马得以闲置而肥。空:白白地。
南宋朝廷在大片国土被金国侵占后,不仅不奋发抗战,收复失地,反而偏安一隅,文恬武嬉、歌舞升平、及时行乐 ;作者一生沉抑下僚,以山水之乐声色之娱排遣困顿愤慨之心情,其“怀古”借古喻今,感慨颇多,他以怀古的方式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借《水仙子·怀古》这首小令中对昭君、西施两位美人的怀念,谴责南宋王朝的偏安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