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范云 〔南北朝〕 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渡黄河》是南朝诗人范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首四句先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再写河水汹猛,渡河十分艰险;中间四句写岸畔所见,先写乡村庭户空旷,田地荒芜,再写人走屋空,只见狐兔横行一片荒凉;末两句写内心的感慨、痛苦和愿望。这首诗笔力劲健,描写真实,又运用典故,寄寓了诗人澄清天下之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河流(1)且浊,汤汤(2)不可(3)

黄河流水湍急而且浑浊,其盛大的水势不可阻挡。

桧楫(4)难为(5),松舟才自胜。

用桧木做成的桨,船夫也难以使用,松木造成的坚船方可胜任。

空庭(6)(7)旧木,荒畴余故塍(8)

空院落倒放着旧木头,荒地里留着旧土埂。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9)

这里不见行人的踪迹,所见的只有狐狸兔子的出没。

寄言河上老(10),此水(11)(12)

我要对黄河边上的老人说,这浊水何时才能澄清啊?

注释

(1)迅:疾速,急疾。

(2)汤汤:水势浩大貌。

(3)陵:超越,越过。

(4)桧楫:桧木做的桨。桧为坚硬木材,桧楫谓船桨极坚固。

(5)榜:船桨。

(6)空庭:犹空院,谓荒芜冷寂的庭院。

(7)偃:倒伏。

(8)故塍:过去的田埂。

(9)兴:作,这里指狐兔奔跑。

(10)河上老:古时高士,即河上公,能预测未来。

(11)何:何时。

(12)澄:清。传说黄河千年一清,河清则天下太平。

创作背景

黄河在北魏境内,时魏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故须渡河北上。是此诗当为作者永明十年(492年)出使北魏途中作。是作者为描写渡黄河前后的所见所感,以及表达自己渴望国家统一和拯救生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作。

拼音版

huáng

liúxùnqiězhuóshāngshānglíng

guìnánwéibǎngsōngzhōucáishèng

kōngtíngyǎnjiùhuāngchóuchéng

xíngréndànjiànxīng

yánshànglǎoshuǐdāngchéng

作者简介

范云

范云

南朝梁大臣,著名文学家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范缜从弟。初仕齐,任竟陵王府主簿,为“竟陵八友”之一,又历任零陵郡、始兴郡内史。仕梁,为黄门郎,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他善于写山水诗,诗风宛转流利。有集三十卷,已佚。《全梁诗》辑其诗4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