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边疆地区屡遭侵扰的荒凉景象和燕云地区人民盼望统一的心情,批评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离别气氛,悲凉凄苦;后两句特写,捕捉到燕地居民回身南望故国流下热泪的动人一刻,反映了燕地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情,如奇峰突起,警动心目。
荒云凉雨(2)水悠悠,鞍马东西(3)鼓吹(4)休(5)。
北方边塞地区的天空中下着凄凉的雨,地上的河水呜咽着流向远方,南返的宋朝使臣与契丹使者分手后就要各奔东西,那音乐也停止了演奏。
尚有燕人(6)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7)流!
还有一些前来为宋朝使臣送行的燕地百姓都眼含热泪,回转身远望中原故国却流下伤心的泪水。
(1)入塞:古乐府曲名,写边塞之事。此处用以写出使归塞之事。
(2)荒云凉雨:即荒凉之地的凄云苦雨。
(3)鞍马东西:比喻与契丹使者分手。
(4)鼓吹:指礼送使者时乐队演奏的乐声。
(5)休:停止。
(6)燕人:燕地居民。这里指被辽国占据的北方土地的汉族百姓。
(7)塞南:边塞以南,指北宋境内,中原故国。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王安石伴送契丹(辽)使臣北归,去时写了《出塞》诗;到涿州返回,将至白沟的途中,又作《入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