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

杜甫 〔唐代〕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小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感到天气渐暖、春天将近的一丝喜悦,尾联转而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邀儿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天时人事(1)日相催(2),冬至阳生(3)春又来。

四时变幻,人事更替,冬至后阳气上升,春意萌动。

刺绣五纹(4)添弱线(5)吹葭六琯动浮灰(6)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芦管吹灰则知冬至已到。

岸容(7)待腊(8)舒柳(9),山意冲寒欲(10)梅。

腊月到来,岸边的柳树开始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云物(11)不殊(12)乡国(13)异,教儿且(14)掌中杯。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我叫小儿干尽杯中酒,不要辜负了眼前的良辰美景。

注释

(1)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2)日相催:逐日相催。

(3)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4)五纹:五色彩线。纹,一作“文”。

(5)添弱线:据史书记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

(6)吹葭六琯动浮灰: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浮,一作“飞”。

(7)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8)待腊:待到腊月时分。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9)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舒,舒放,萌发。

(10)放:一作“破”。

(11)云物:本指太阳旁边云气的色彩形状,这里就是指景物。

(12)不殊:没有区别。

(13)乡国:即家乡。

(14)覆:倾,倒。

创作背景

《小至》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或次年(767年),当时诗人漂泊在夔州(今四川奉节),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不禁感慨万千。

文学赏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