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荆门望楚》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交代了作者的行程;颔联进一步描写眼前所历之景;颈联继续写景,更具体地状写楚境胜地;尾联作者以楚狂接舆自比,直抒胸臆。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寓情于景,含而不露,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遥遥(1)去巫峡(2),望望(3)下章台(4)。
已经远远地离开了巫峡,一再瞻望着走下章华台。
巴国(5)山川尽,荆门烟雾(6)开。
过尽了巴国的山山水水,荆门在濛濛烟雾中敞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7)。
城邑分布在苍茫田野外,树林苍翠茂密,一望无际。
今日狂歌客(8),谁知入楚来。
今天我这狂傲的行客,谁知竟会走进这楚天中来。
(1)遥遥:形容距离远。
(2)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一称大峡。西起四川省巫山县大溪,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因巫山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3)望望:瞻望貌;依恋貌。
(4)章台: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5)巴国:周姬姓国,子爵,封于巴,即今四川巴县。汉末刘璋又更永宁名巴郡,固陵名巴东,安汉名巴西,总称三巴。
(6)烟雾:泛指烟、气、云、雾等。
(7)隈:山水尽头或曲深处。“白云隈”,即天尽头。
(8)狂歌客:春秋时期楚国人陆通,字接舆,是位隐士,平时“躬耕以食”,佯狂避世不仕。孔子来到楚国,他唱着“凤兮”之歌讥讽孔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
这首《度荆门望楚》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当是公元679—公元680(调露)年间陈子昂初次出川应试途中入楚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