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 〔唐代〕 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度荆门望楚》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交代了作者的行程;颔联进一步描写眼前所历之景;颈联继续写景,更具体地状写楚境胜地;尾联作者以楚狂接舆自比,直抒胸臆。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寓情于景,含而不露,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遥遥(1)巫峡(2)望望(3)章台(4)

已经远远地离开了巫峡,一再瞻望着走下章华台。

巴国(5)山川尽,荆门烟雾(6)开。

过尽了巴国的山山水水,荆门在濛濛烟雾中敞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7)

城邑分布在苍茫田野外,树林苍翠茂密,一望无际。

今日狂歌客(8),谁知入楚来。

今天我这狂傲的行客,谁知竟会走进这楚天中来。

注释

(1)遥遥:形容距离远。

(2)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一称大峡。西起四川省巫山县大溪,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因巫山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3)望望:瞻望貌;依恋貌。

(4)章台: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5)巴国:周姬姓国,子爵,封于巴,即今四川巴县。汉末刘璋又更永宁名巴郡,固陵名巴东,安汉名巴西,总称三巴。

(6)烟雾:泛指烟、气、云、雾等。

(7)隈:山水尽头或曲深处。“白云隈”,即天尽头。

(8)狂歌客:春秋时期楚国人陆通,字接舆,是位隐士,平时“躬耕以食”,佯狂避世不仕。孔子来到楚国,他唱着“凤兮”之歌讥讽孔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

创作背景

这首《度荆门望楚》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当是公元679—公元680(调露)年间陈子昂初次出川应试途中入楚时所作。

拼音版

jīngménwàngchǔ

yáoyáoxiáwàngwàngxiàzhāngtái

guóshānchuānjìnjīngményānkāi

chéngfēncāngwàishùduànbáiyúnwēi

jīnkuángshuízhīchǔlái

作者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诗骨)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