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李白 〔唐代〕 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抓住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象:前四句摹声状物极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险恶气氛,作为画面的背景,强而有力地烘托了画面主体部分的夸张描写。末两句对于渔人舟子撑篙行船艰苦万分的夸张描写,又进一步点染了江滩的险恶。画面上,这种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突出了全诗的主题,集中地衬托出渔夫和船工劳动的艰辛、“撑折万张篙”、不畏险阻、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涩滩鸣嘈嘈,两山(1)猿猱(2)

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

白波若卷雪,侧(3)不容舠(4)

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

渔子(5)与舟人,撑折万张(6)篙。

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

注释

(1)足:多。

(2)猿猱:即猿猴。猱,猿类,善攀折。

(3)足:通“石”,意指巨石。

(4)不容舠:《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舠。”谓两岸狭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5)渔子:渔夫。

(6)万张:万根。

创作背景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此诗为天宝十四载(755),李白在宣城一带所写。此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拼音版

xiàjīngxiànlíngyángzhìtān

tānmíngcáocáoliǎngshānyuánnáo

báiruòjuǎnxuěróngdāo

zhōurénchēngzhéwànzhānggāo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