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是清代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诗人在邠州见到的春日景色。一二句写近景,写春天花开鸟啼,春意盎然;艳丽无比。三四句写远景,诗人将镜头推向远处,视野开阔,春深似海,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春意。全诗近景远景交相辉映,句句紧扣“春”字,语言清新,不加雕饰。
棠梨(2)树下鸟呼风(3),桃李蹊(4)边白复红(5)。
杜梨树下只只小鸟在风中欢快地啼叫,开满桃花的小路边花朵有白有红色彩缤纷。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6)掩映万花中。
一百里途中姹紫嫣红莺歌燕舞春深似海,一座孤城掩映在花的海洋中。
(1)邠州:原作豳州,唐改为邠州。今为陕西省彬县。
(2)棠梨:也叫白棠,二月开白花。
(3)鸟呼风:春风传送着鸟叫声。
(4)蹊:小路。一本作“溪”。
(5)白复红:白指李花,红指桃花。
(6)孤城:此指邠州。
《邠州》此诗为纪行之作,具体创作年份不确定。光绪八年(1882)春,谭嗣同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后光绪十五年(1889),诗人由兰州入京师。此诗一说写于赴甘肃途中,一说是诗人由自兰州上京师途中,经过邠州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