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李白 〔唐代〕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西登香炉峰(1)南见(2)瀑布水。

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挂流三百丈(3)喷壑数十里(4)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5)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惊河汉(6)落,半洒云天里(7)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8)功。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9)

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10)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11)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而我乐名山(12),对之心(13)(14)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无论(15)(16)琼液(17)还得(18)洗尘颜(19)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20)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注释

(1)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此指南香炉峰。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2)南见:一作“南望”。

(3)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4)喷壑数十里: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壑(hè):坑谷。

(5)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歘(xū):迅疾貌。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6)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7)半洒云天里:一作“半泻金潭里”。

(8)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9)江月照还空: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江月:一作“山月”。

(10)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11)穹石:高大的石头。

(12)乐名山:一作“游名山”。乐:爱好。

(13)益:更加。

(14)闲:宽广的意思。

(15)无论:不必说。

(16)漱:漱洗。

(17)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

(18)还得:但得。一作“且得”。

(19)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20)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谐:谐和。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一解为旧友。宿:旧。

创作背景

《望庐山瀑布二首》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于开元年间入长安之前所作。

拼音版

wàngshānèrshǒu··

西dēngxiāngfēngnánjiànshuǐ

guàliúsānbǎizhàngpēnshùshí

fēidiànláiyǐnruòbáihóng

chūjīnghànluòbànyúntiān

yǎngguānshìzhuǎnxióngzhuàngzāizàohuàgōng

hǎifēngchuīduànjiāngyuèzhàohuánkōng

kōngzhōngluànzongshèzuǒyòuqīng

fēizhūsànqīngxiáliúfèiqióngshí

érmíngshānduìzhīxīnxián

lùnshùqióngháichényán

qiěxié宿suǒhàoyǒngyuànrénjiān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