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叔于田

诗经 〔先秦〕 诗经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郑风·叔于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代学者一般认为诗中的“叔”特指共叔段,现代学者则多以为“叔”是泛指,认为这是赞美一位青年猎人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五句,纯用赋法,重章叠句,流畅谐美中有起伏转折,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善于运用设问、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3)(4)(5)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2)也,(6)美且(7)

叔去打猎出了门,巷里就像没住人。难道真的没住人?没人能与叔相比,那么英俊又慈仁。

叔于(8),巷无饮酒(9)。岂无饮酒(9)?不如叔也,洵美且(10)

我叔出门去打猎,巷里无人在饮酒。真的没人在饮酒?什么人都不如叔,那么英俊又清秀。

(11)(12),巷无服马(13)。岂无服马(13)?不如叔也,洵美且(14)

我叔骑马去野外,巷里没人会骑马。真的没人会骑马?没人能够比过他,确实英俊力有大。

注释

(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2)叔:古代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年岁较小者统称为叔,此处指年轻的猎人。

(3)于:去,往。

(4)田:同“畋”,打猎。

(5)巷:居里中的小路。

(6)洵:真正的,的确。

(7)仁:指温厚,慈爱。

(8)狩:冬猎为“狩”,此处为田猎的统称。

(9)饮酒:这里指燕饮。

(10)好:指品质好,性格和善。

(11)适:往。

(12)野:郊外。

(13)服马:骑马之人。一说用马驾车。

(14)武:英武。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叔于田》的意旨背景,古今学者因对“叔”一词特指与否的不同理解,而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叔”是特指郑庄公之弟太叔段(共叔段)。《毛诗序》云:“《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国人说而归之。””欧阳修《诗本义》云:“诗人言大叔得众,国人爱之。”虽两者有“刺郑庄公说”与“赞美叔段说”的不同,但对此诗“悦”“爱”叔段的内容并无歧解。另一派认为“叔”非特指。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叔于田》,赞美猎人之歌。”程俊英《诗经译注》也说“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歌”,以为“叔”指青年猎手;袁梅《诗经译注》则承朱熹《诗集传》“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之说绪余,说:“这支歌,表现了女子对爱人真纯的爱慕。”以为“叔”指男性情人。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太叔段勇而有才干,并深得其母武姜的宠爱,被封于京地后,整顿武备,举兵进攻郑庄公,最终失败外逃。若诗中之“叔”为太叔段,则此诗当为其拥护者所作,但并无明证。今人多不取《毛诗序》之说,而多认为是赞美一位青年猎人的诗。

拼音版

zhèngfēng··shūtián

shūtiánxiàngrénrénshūxúnměiqiěrén

shūshòuxiàngyǐnjiǔyǐnjiǔshūxúnměiqiěhǎo

shūshìxiàngshūxúnměiqiě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