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春晚即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生活环境的幽静美丽和退居后的安舒闲逸,脱去常人惜花伤春的窠臼,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庭园的种种佳景,尤其末二句则在宁静、喜悦感受的抒写中,又隐约地透露了世罕知音的淡淡哀愁。
春风(1)取花去,酬(2)我以清阴(3)。
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
翳翳(4)陂路(5)静,交交(6)园屋(7)深(8)。
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
床敷(9)每(10)小息,杖屦或幽寻(11)。
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
惟有北山(12)鸟,经过遗(13)好音(14)。
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1)春风:一作“晚风”。
(2)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
(3)清阴:清凉的树阴。
(4)翳翳:树阴浓暗的样子。
(5)陂路:湖岸,塘堤。
(6)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7)园屋:田园、房屋。
(8)深:幽阴深邃。
(9)床敷:安置卧具。
(10)每:每每,常常。
(11)杖屦或幽寻:杖屦(jù):拄杖漫步。或,有时。幽寻,探寻风景之胜。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
(12)北山:即钟山。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13)遗: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
(14)好音:美妙的叫声。
王安石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退居江宁。元丰中营建园宅,称半山园,因其地距白下门与钟山均为七里,正在一半路程中,并自号半山,《半山春晚即事》此诗即作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