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表现,点出诗题的“故”字;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和人世的变迁,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颈联中诗人的视线又转回眼前,描写暮色笼罩下的洛阳城;尾联诗人用神话传说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无奈,并进行追古伤今的理性思考。全诗写得含蓄而深沉,运思开阔,语言富有表现力,但情调感伤,意境苍凉,文辞精致而骨力卑弱。
禾黍离离(1)半野蒿(2),昔人城此岂知劳(3)?
禾黍成行地上半是野蒿,古人修此城哪顾上辛劳。
水声东去市朝(4)变,山势(5)北来宫殿高。
洛水东去街市随之改变,邙山北来残存宫殿高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6),雁迷寒雨下空壕(7)。
暮云中寒鸦鼓噪落墙上,寒雨下大雁迷途躲空壕。
可怜缑岭(8)登仙子(9),犹自吹笙(10)醉碧桃(11)。
可惜缑岭成仙的太子晋,还在吹笙醉心于碧仙桃。
(1)禾黍离离:从《诗经·王风·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黍:糜子。子实去皮后为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饼。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
(2)蒿:一种野草,此处泛指野草。
(3)劳:辛劳。
(4)市朝:争名夺利的场所。
(5)山势:指北山。
(6)堞:城上小墙,即女墙。
(7)壕:城下小池。
(8)缑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9)登仙子:指王子乔。
(10)笙:一种乐器。
(11)碧桃:原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此指传说中仙人吃的仙果。
许浑少年时学习刻苦,劳累过度,身体清瘦虚弱,常常卧床不起。但他却喜爱旅游,陶醉于祖国的大好山河之中,登高怀古。当时的洛阳又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因此许浑也来到了这里。他来到洛阳后,便急不可耐地登临洛阳城。诗人登高远眺,思绪万千,提笔写来了《登洛阳故城》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