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酬颜少府

高适 〔唐代〕 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九日酬颜少府》 是唐代诗人高适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重九日颜少府邀请诗人饮酒登高,诗人因为处境不佳,心情也不好,觖少陶渊明那份闲情逸致,所以直言谢绝。此诗为七言八句,篇章句式类似七律,但与郁闷的心情相适应,采用了声调压抑的仄韵,显示了高适在诗歌形式方面的多样化追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1)为谁有(2)

檐前白日无意享受可惜可哀,篱下菊花无心赏玩你为谁开?

行子(3)迎霜未授衣(4),主人得钱始沽酒(5)

行人赶路面迎风霜尚无棉衣,主人好客手无金钱难把酒买。

苏秦憔悴人多厌(6)蔡泽栖迟世看丑(7)

苏秦落魄妻嫂父母把他厌烦,蔡泽失意世上之人笑他丑态。

纵使登高(8)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9)

即使登高也只令人愁肠欲断,不如独坐空自挠头消遣愁怀!

注释

(1)黄花:菊花。

(2)为谁有:为谁而开。

(3)行子:出门行路之人。

(4)授衣:给予冬衣。

(5)得钱始沽酒:即得到钱才能买酒,意思是无钱买酒。沽:买。

(6)苏秦憔悴人多厌:《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失意,“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7)蔡泽栖迟世看丑:《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蔡泽游说大小诸侯而不遇,看相人见其面目丑陋,故意戏弄他。栖迟:游息,这里有奔波之意。

(8)登高:古人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习惯。

(9)搔首:挠头,表示心绪烦乱不宁。

创作背景

高适有《同颜少府旅宦秋中》一诗,与颜少府唱和,《九日酬颜少府》此诗亦为酬和颜少府之作。从诗的内容看,作者尚未出仕,应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12月—741年12月)。 《唐诗解》所说,其主旨是“客中纪事伤落魄”。

拼音版

jiǔchóuyánshǎo

yánqiánbáiyīngxiàhuánghuāwèishuíyǒu

xíngziyíngshuāngwèishòuzhǔrénqiánshǐjiǔ

qínqiáocuìrénduōyàncàichíshìkànchǒu

zòngshǐ使dēnggāozhǐduànchángzuòkōngsāoshǒu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