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与情郎分别之后,独守闺房的生活状态;下片转而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此词虽非柳词上佳之作,但却折射出了柳永的爱情世界。
自从回步(1)百花桥(2)。便独处清宵(3)。凤衾(4)鸳枕(5),何事(6)等闲(7)抛。纵有馀香(8),也似郎恩爱,向(9)日夜潜消(10)。
自从与丈夫分别之后,一直是独自一人度过清净的夜晚。以前幸福的记忆,为何随便抛弃。纵然有丈夫的体香尚留在衣服上,就像郎留下的恩爱一样,奈何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也不知不觉消失了。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11)。更凭锦字(12),字字说情憀(13)。要识愁肠(14),但看丁香树(15),渐结尽春梢(16)。
怕你不相信离别后昔日的漂亮容颜已经改变,将憔悴的样子画下来寄给你。更希望凭借寄给你的书信,让你看到字里行间的悲思之情。要知愁肠愁多少,请看丁香树,渐渐结满了丁香结。
(1)回步:返回。
(2)百花桥:元彻、柳实与仙女相会之处。《续仙传》载:唐元和初,元彻、柳实赴浙右省亲,遭遇海风飘至孤岛,幸得南溟夫人相助,以百花桥送二人出岛。桥长数百步,栏槛之上,皆有异花。
(3)清宵:清静的夜晚。
(4)凤衾:绣有凤凰花饰的被子。
(5)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
(6)何事:为何,何故。
(7)等闲:随便。
(8)馀香:残留的香气。馀,同“余”,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以区分,多见古文。
(9)向:怎奈。
(10)潜消:不知不觉地消逝。
(11)霜绡:白绫。亦指画在白色绫子上的真容。唐玄宗《题梅妃画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12)锦字:即“锦书”。《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后称妻子寄给丈夫的书信为锦书。
(13)情憀:悲思之情。
(14)愁肠:忧思郁结的心肠。
(15)丁香树: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丁子香。丁香花蕾称丁香结,古代诗词常用以喻愁思固结不解。
(16)春梢:春末,暮春。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此词为代闺怨体,写离别后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而柳词大多写实,故而可以断定此词的女主人公乃柳永之妻。词中开头所用“百花桥”典故,发生地是在浙江,联系到柳永其他的词作,足以说明柳永此时所在之地为钱塘,时间为柳永第一次从汴京出发远游江浙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