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唐代〕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李侍御赴安西》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指马待发,英风凛然;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沉雄而又含蓄;颈联“虏障燕支北”承“万里外”写李侍御将去之地,“秦城太白东”承“一杯中”写饯行之地;尾联劝其勿以离别而惆怅,只须看取宝刀,大展雄图。全诗声调响亮,节奏高亢有力,处处为志士壮行,为友人增气。句式雄壮,情感豪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行子对飞蓬(1),金鞭指铁(2)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

虏障(3)燕支(4)北,秦城太白东(5)

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离魂(6)惆怅(7),看取宝刀雄(8)

离别时不要难过,看取宝刀称雄。

注释

(1)飞蓬:被风吹荡的蓬草,古时常以此喻游子。

(2)骢:指黑色的骏马。

(3)虏障:指防御工事。

(4)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5)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6)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

(7)惆怅:失意、难过。

(8)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创作背景

《送李侍御赴安西》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天,高适当时在长安。当时高适正想到军中去展示才能,求取功名,恰逢朋友先走这条道路,也有说不出的羡慕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拼音版

sòngshìān西

xíngduìfēipéngjīnbiānzhǐtiěcōng

gōngmíngwànwàixīnshìbēizhōng

zhàngyānzhīběiqínchéngtàibáidōng

húnchóuchàngkànbǎodāoxióng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