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宋代〕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舻。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蝶恋花·别范南伯》是南宋词人杨炎正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的上片从夜雨话别写到春江水涨,登舟启程,表达了临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下片设想别后,彼此天各一方,被无重数的乱山遮隔,相见无由,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此词融情入景,化故为新;幽畅婉曲,情思绵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1)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2),为君愁绝听鸣舻(3)

酿成这一夜春雨,是我们的离恨别情。把一江春水,都添得岸满潮平。汇同江水一股脑儿,向东方汹涌奔腾。纤弱的嫩柳,怎能挽住船的航行。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

君到南徐(4)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您到达南徐,渡口的芳草一片青青。如果您升起春游的豪兴,一准要漫步当年同游的小径。别后会孤独难耐,免不了要回望送别的长亭。乱山像屏障挡住您的视线,看到的只有数不尽的山峰。

注释

(1)刬地:越是,越发。

(2)都不住:都系不住。

(3)听鸣舻:舻,同橹。鸣舻,划船时橹摇动所发出的声音。

(4)南徐:指江苏镇江。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别范南伯》此词具体创作时间未知。范南伯是辛弃疾的妻兄,杨炎正是辛弃疾的知交,他们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唱和赠答,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此词为作者送别范南伯赴京口之作。

拼音版

diéliànhuā··biéfànnán

hènzuòchéngchūntiānchūnjiāngchǎndōngliúruòliǔchuándōuzhùwèijūnchóujuétīngmíng

jūndàonánfāngcǎoxiǎngxúnchūnjiùdāngniánhòuliánhuíshǒuchùluànshānzhēzhòngshù

作者简介

杨炎正

杨炎正

宋代文学家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的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岁始登第,为宁县簿。庆元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有《西樵语业》一卷,存词三十八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