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送别后一连串惊觉、匆忙举动的描写,形象地披露了惶惶不安的惜别心境,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前三句写梦前的秋夜景象,第四句写梦中故人,后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梦后之景。全诗八句,却用三韵,较为少见,构思别致,角度独特。
昨夜离心正郁陶(1),三更白露西风高。
昨夜里为友人离别心神不宁,西风高吹白露如霜夜已三更。
萤飞木落(2)何淅沥(3),此时梦见西归客。
萤火乱飞,落叶淅淅沥沥作响,此时又梦见了西归友人的身影。
曙钟寥亮(4)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晨钟嘹亮响了三四声,忽然听到东邻马叫令我心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披衣服出门忙去送客,只见那归云既纵又横。
(1)郁陶:忧思积聚貌。《尚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孔传:“郁陶,言哀思也。”陆德明释文:“郁陶忧思也。”
(2)木落:即叶落。
(3)淅沥:象声词,雨滴声。此处形容落叶的声音。
(4)寥亮:同“嘹亮”,指声音清越响亮。
《送别》此诗写作时间不详,也不知送别何人。孙钦善《高适集校注》:“或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客游长安之时。”高适于天宝十一载秋离开封丘,抵达长安,交朋结友,唱酬甚密,并于此年秋冬写了很多送别友人的诗歌,此诗或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