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汪元量 〔元代〕 汪元量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是南宋词人汪元量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闻苗生感,产生故国之思。下片则通过写景表现愁苦之情。全词意境迷离,情景交融,感慨万千而又合蓄蕴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1)声在,念那人(2)天北(3)

独自在浙江楼远眺,满耳传来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声。好像宫廷的乐工.还在演奏,幼帝此时却已经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

海棠(4)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5)畔,渺露芜烟荻。

高贵而柔弱的海棠被人侵者如狂风暴雨般摧残,还怎能经得住风雨。回首望向临安,已经是获叶瑟瑟,烟雾缥缈,一派荒凉了。

注释

(1)梨园:指宫廷乐工。

(2)那人:指南宋的幼帝。

(3)天北:遥远的北方,指大都(今北京)。

(4)海棠:一种较名贵的花木,我国古代词人常用它来比喻高贵而又不幸的人。在本词中,作者用它比喻南宋君臣,也包括作者自己。

(5)华清池:今陕西西安临潼,这里借指南宋统治者灭亡前在临安的游乐之地。

创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蒙古大军进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宋恭帝赵㬎和其母都被遣送到大都,太皇太后谢道清因病特允暂留,作者也追随太皇太后留在临安,《好事近·浙江楼闻笛》这首词就作于滞留临安期间。

拼音版

hǎoshìjìn··zhèjiānglóuwén

zhèjiānglóumǎněryuànjiāāiyóuyǒuyuánshēngzàiniànréntiānběi

hǎitángqiáocuìqièchūnhánfēngzěnjīnhuíshǒuhuáqīngchípànmiǎoyān

作者简介

汪元量

汪元量

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

汪元量(约1241—1317),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进士出身。宋度宗时,以善琴而为宫廷琴师。元军攻陷临安后,他随三宫被掳北上至元大都,其间常往狱中探视史天祥,彼此以诗唱和,成为知交。后出家为道士,始得放还南归,浪迹江湖,了却残生。其作品,格调凄恻哀怨。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