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中作》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五言边塞诗,全诗通过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在行文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擒纵自如,将诗人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来。同时全诗在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2)。
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边城何萧条(3),白日黄云昏。
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4)。
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岂无安边书(5),诸将(6)已承恩。
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已得封赏无心边防。
惆怅孙吴事(7),归来独闭门。
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怅。
(1)蓟中:指蓟城,今北京大兴西南。
(2)垣:城上矮墙。
(3)萧条:冷落。
(4)翻:同“反”,反叛。
(5)安边书:安边的策略。
(6)诸将:指安禄山等人。
(7)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战国时卫人,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文苑英华》与敦煌唐写本残卷《唐人选谢诗》中《蓟中作》此诗皆题作《送兵还作》,可知此诗是高适在天宝十年(751)冬天送兵后,于次年春天南返封丘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