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病还园示亲属

谢朓 〔南北朝〕 谢朓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

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折荷葺寒袂,开镜眄衰容。

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

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移病还园示亲属》是南朝齐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三层。开头两句为第一层,诗人说自己疲于驰驱奔波,要移居栖遁。中间六句为第二层,通过描写秋季黄昏时分万籁俱寂的时刻,通过对大自然的细微观察和体验,传达了一种极其幽静的意境。最后六句为第三层,描写内容由庄园扩展到更广阔的大自然界,在内容上也由诗人的所见变为所思,由直接观察变为一种印象和体验。这首诗句法清新,结构严谨,写景细致,意境极富韵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疲策(1)人世(2)敛性(3)幽蓬(4)

疲於奔波厌倦世事纷扰,要收敛情性,免为物欲所驱使回到东田家园。

停琴伫凉月(5),灭烛听归鸿(6)

停止拨琴伫立于清凉的月华之中,吹灭蜡烛看归飞的鸿雁。

(7)暮晰(8),秋(9)临夜空。

已凉的蕙草犹送香于将暮还明的时候,入秋的花朵仍高临于残暑未退的天空。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树叶因露水浓重而低垂,山崖因凝结的云雾横抹山腰,而看似断折。

折荷(10)(11),开镜眄衰容。

折取荷叶来补衣服,有超然出世意味,揭开镜衣看着自己衰老的面容。

海暮腾清气(12)河关(13)栖冲(14)

时临傍晚,宽阔的江面雾霭纷纷,河水关山把我的深山居处与外界隔绝了。

烟衡(15)时未(16)芝兰(17)去相从。

道德高尚的贤人时时都存在,我将要去随从他们了。

注释

(1)疲策:疲于上司对自己的驱使。策:驱策。

(2)人世:指官场。

(3)敛性:约束自己平日的性情。

(4)幽蓬:远离繁华场所的简陋草屋,此指家园。

(5)伫凉月:伫立于清凉的月华之中。

(6)归鸿:归飞的鸿雁。

(7)薰:风。

(8)暮晰:指明月。晰:明亮。

(9)华:月光。

(10)葺:修补,此处是加厚、加强的意思。

(11)袂:衣服的袖子。

(12)清气:清新、闲静之气。

(13)河关:关山河川。

(14)栖冲:山间居处。

(15)烟衡:似葵而香,这里暗喻情操高尚的隐士。

(16)歇:散尽。

(17)芝兰:香草,这里暗喻自己。

创作背景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春,谢朓在荆州遭王秀之谗毁奉诏回京被闲置着。七月,武帝死,八月,昭业即位为郁林王。谢朓被启用为新安王中军记室。皇室间为争夺皇权而大肆杀戮、谢朓的诗友王融等亦遭杀害,皇城一片恐怖,谢朓忧惧万分,弃官求隐思想一时占了上风,告病假回乡以避官场风险,自在其情理之中。于是谢朓以病解官还钟山庄园,于秋日作了《移病还园示亲属》这首诗。

拼音版

bìnghuányuánshìqīnshǔ

juànrénshìliǎnxìngjiùyōupéng

tíngqínzhùliángyuèmièzhútīngguīhóng鸿

liángxūnchéngqiūhuálínkōng

zhīduànshíyúnzhòng

zhéhánmèikāijìngmiǎnshuāiróng

hǎiténgqīngguānchōng

yānhéngshíwèixiēzhīlánxiāngcóng

作者简介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