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陈子昂 〔唐代〕 陈子昂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燕昭王】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乐生】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邹衍】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由《轩辕台》《燕昭王》《乐生》《燕太子》《田光先生》《邹衍》《郭隗》共七首诗组成。这七首诗缅怀了燕昭王、乐毅、燕太子丹、田光、邹衍、郭隗等人的事迹,体现了作者对盛世的向往、对古贤丰功伟绩的追慕,同时抒发其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的感慨。组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是陈子昂实践其提倡的“兴寄”“风骨”理论的代表作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丁酉这一年,我从行北征契丹。从蓟门出去,遍览燕国的旧都城,它的城池、霸业已经荒废了。于是感慨而仰天叹息,回忆起当年乐毅、邹衍众位贤士在燕国的游从可称很盛了。于是登上蓟丘,作了七首诗来表达这种感想,寄给终南山的卢藏用居士。这里也有黄帝的遗迹存在。

轩辕台(1)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向北登上蓟丘四下观望,寻访古代轩辕台的遗址。

应龙(2)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勇猛的应龙它已经不见,牧马的童子也离开尘世。

尚想广成子(3),遗迹白云(4)

还思念着那仙人广成子,白云深处也许留下踪迹。

燕昭王(5)

【燕昭王】

南登碣石(6),遥望黄金台(7)

往南登上邹衍居住的碣石宫,远远眺望郭隗受礼的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丘陵上全是成林的参天大树,招贤纳士的燕昭王如今何在?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霸业的理想遗憾地成为过去,我骑着马前往又骑着马回来。

【乐生】

【乐生】

王道已沦昧(8),战国竞贪兵。

仁政王道已经沦没不明,战国诸侯竞相贪利用兵。

乐生何感激(9),仗义下齐城。

乐毅为此多么感动奋发,主持正义攻下齐国都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10)

宏伟抱负竟然半途而废,我遗憾叹息地遥念伊尹。

燕太子(11)

【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秦王一天天暴虐无道,燕太子怨愤也就加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一旦听说田光的高义,便以千金购利匕相赠。

其事虽不立(12),千载为伤心。

他们的事虽没有成功,千年来为之黯然伤神。

田光先生(13)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14)义良独稀。

自古以来人人都有一死,只是徇义的人确实少见。

奈何燕(15)子,尚使田生疑。

为什么像燕丹太子这样,还要使田光先生有怀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伏剑而死诚然已成往事,使我感动落泪沾湿衫衣。

邹衍(16)

【邹衍】

大运沦三代(17),天人罕有窥。

天道沦没在夏商周以后,天与人的奥秘很少发现。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18)(19)

邹衍先生气度多么恢宏,漫说九州之外大海无边。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20)

人事兴亡已经过了千年,如今就再无从进行推算。

郭隗(21)

【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只有生而逢时最为难得,每朝每代并非没有人才。

隗君(22)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郭隗先生又是多么幸运,燕昭王为他筑起黄金台。

注释

(1)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所居,遗址在河北涿鹿县西南。

(2)应龙:有翼之龙,相传是黄帝的臣子,受命杀了蚩尤。

(3)广成子:神仙名,《庄子》载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一说为老子别号。

(4)隈:曲深之处。

(5)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有为君主。

(6)阪:一作“馆”。

(7)黄金台:又称燕台、招贤台,故址在河北易县东南。

(8)沦昧:没落;昏暗。

(9)感激:感奋激发。

(10)阿衡:指商代贤相伊尹。

(11)燕太子:战国燕王喜之子,名丹。

(12)不立:不成。

(13)田光先生:田光,燕国处士。

(14)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一作“循”。

(15)太:一作“丹”。

(16)邹衍:战国时齐人。

(17)三代:指夏、商、周。

(18)瀛:海。

(19)垂:远。

(20)推:推求。一作“为”。

(21)郭隗:燕昭王客卿。

(22)隗君:即郭隗。

创作背景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这组诗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当时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为随军参军。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徙署军曹,遂登蓟丘览古,赋诗寄好友卢藏用。

拼音版

qiūlǎnzèngshìcángyòngshǒu

xuānyuántái

běidēngqiūwàngqiúxuānyuántái

yīnglóngjiànkōnghuángāi

shàngxiǎngguǎng广chéngzibáiyúnwēi

yànzhāowáng

nándēngjiéshíbǎnyáowànghuángjīntái

qiūlíngjǐnqiáozhāowángānzàizāi

chàngguīlái

shēng

wángdàolúnmèizhànguójìngtānbīng

shēnggǎnzhàngxiàchéng

xióngjìngzhōngyāotànāhéng

yàntàizi

qínwángdàotàiziyuànshēn

wéntiánguāngshǒuzèngqiānjīn

shìsuīqiānzàiwèishāngxīn

tiánguāngxiānshēng

jiēyǒuxùnliáng

nàiyàntàizishàngshǐ使tiánshēng

jiànchénggǎnzhān

zōuyǎn

yùnlúnsāndàitiānrénhǎnyǒukuī

zōuziliáokuòmànshuōjiǔyíngchuí

xìngwángqiānzàijīntuī

guōwěi

féngshíwèiguìdàifēicái

kuíjūnxìngsuìhuángjīntái

作者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诗骨)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